在对抗肿瘤的漫长战役中,患者和家属倾尽全力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往往将目光聚焦于手术、化疗、放疗等核心手段。然而,一个至关重要却又最常被忽视的“盟友”却因此被冷落——那就是科学的营养支持。 临床数据显示,高达80% 的肿瘤患者深受营养不良困扰,这不仅导致体重暴跌、体力不支,更会严重削弱治疗效果、增加治疗副作用、甚至影响生存预期。更令人忧心的是,在“怎么吃”的问题上,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和信息混乱,让许多患者不仅“没吃够”,甚至“吃反了”。 本期文章将为您拨开迷雾,直面常见误区,并基于国内外权威指南,揭示肿瘤营养的科学核心原则与关键营养武器,让营养真正成为您抗癌路上不可或缺的强大基石。 辟谣专区:肿瘤患者有哪些营养误区? 面对突如其来的肿瘤,不少患者和家属会陷入一些营养陷阱。这些误区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患者的身体状态和治疗效果。 误区NO.1 担心“喂养肿瘤”而减少营养摄入 肿瘤细胞会疯狂掠夺正常组织的营养,即使患者不吃不喝,它也会消耗人体自身储存的蛋白质和脂肪,导致患者迅速出现恶液质(严重的肌肉和脂肪丢失)、器官功能衰竭和免疫力崩溃。营养支持喂养的是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和正常细胞是维持体重和体力、耐受治疗、对抗肿瘤的基石。国内外所有权威指南均明确反对因担心喂养肿瘤而停止营养支持 真相误区NO.2 盲目忌口,“发物”名单无限长 现代医学中并无“发物”概念。这些食物恰恰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而蛋白质是修复身体、制造免疫细胞的核心原料。真正的饮食禁忌应是:烟、酒、腌制、熏烤、深加工肉类 真相误区NO.3 治疗间隙才需加强营养,治疗期间反而要“清淡” 很多家属认为化疗或放疗期间患者反应大,“吃不下”“吃了吐”,不如等治疗结束再补。殊不知治疗期间才是机体最需要营养支持的时候。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治疗耐受性下降、毒副作用加重、恢复缓慢,应在治疗前、中、后全程保持高营养密度饮食。 真相误区NO.4 体重没降,就说明营养没问题 体重稳定固然重要,但身体成分可能已发生不良改变—即肌肉量减少(肌少症)的同时,脂肪量维持或增加。这种“隐藏性”的肌肉流失会严重削弱患者的活动能力和免疫力,因此不能仅关注体重数字,更应关注体力,握力,活动耐力的变化。 真相误区NO.5 喝汤最“滋补”,营养都在汤里 汤里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和少量电解质,而大部分的蛋白质(超过90%)仍然保留在肉里。只喝汤、不吃肉,相当于放弃了最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对于食欲不佳的患者,应建议“汤肉共食”或将食材打成匀浆食用,以确保营养摄入。 真相误区NO.6 一旦确诊,饮食走向另一个极端 突然彻底改变饮食习惯,尤其是改为完全陌生的“健康餐”或“抗癌食谱”,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肠胃负担。科学营养支持提倡在原有饮食习惯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优先保证吃够、吃对,而非追求“完美”。循序渐进、个性化调整才是可持续的方式。 真相误区NO.7 认为“天然食物”足够,完全排斥医学营养品 家属常常觉得“自己炖的汤、做的饭”才是最好最安全的。但当患者食欲极差、吞咽困难或代谢严重紊乱时,普通食物的营养密度和吸收效率可能无法满足其极端需求。专业的肿瘤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是经过科学设计的“医疗武器”,能高效提供能量和抗癌所需的免疫营养素。 真相 科学策略:权威指南推荐的肿瘤营养核心原则 国际和国内权威营养学会(如中国CSCO、美国ASPEN、欧洲ESPEN)一致推荐肿瘤患者采用 “高能量、高优质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 的饮食原则。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肿瘤细胞主要通过糖酵解来快速获取能量,其增殖高度依赖葡萄糖。减少碳水化合物(糖类)的摄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肿瘤细胞的能量来源。策略:提高膳食中脂肪的比例,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橄榄油),为患者提供高能量密度的营养,确保在食量有限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充足能量。高优质蛋白:肿瘤患者普遍存在肌肉流失,而肌肉是身体的蛋白质库和功能单位。充足的优质蛋白是对抗肌肉分解、修复手术和放化疗所致组织损伤、支持免疫细胞和血细胞再生的核心材料。策略:优先选择鱼、虾、海鲜、蛋类、禽肉、奶制品及大豆制品等作为蛋白质来源,确保每日摄入量充足。高能量密度:由于疾病本身及治疗副作用,患者常常食欲不振、早饱、进食困难。因此,必须在有限的食量中提供尽可能多的能量和营养素,以阻止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的恶化。策略:通过增加健康的脂肪(如在三餐中添加坚果碎、牛油果)、使用肿瘤专用型营养制剂(能量密度高)等方式来实现。 关键武器:免疫营养素的临床价值 免疫营养素是指在标准营养配方的基础上,添加具有药理作用的特殊营养素。它们不仅提供能量和营养底物,更能直接或间接地调节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以下免疫营养素在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结论:上述成分的科学组合(而非单一补充),已被ASPEN/ESPEN指南列为A级推荐,是支持治疗、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如何行动:为治疗选择正确的“燃料” 1、首选肠内营养 这是肿瘤营养支持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则。肠内营养(经口进食或管饲)最符合人体生理过程。它能够保护肠道屏障功能、促进免疫调节、更安全、更经济。 2、识别专业营养产品 市面上的营养品琳琅满目,但并非所有都适合肿瘤患者。选择时,务必学会看产品配方,抓住两个核心:一看基础配方是否遵循 “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 的肿瘤代谢原则。寻找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供能比高(通常>35%)、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相对较低的产品;二看免疫营养素是否科学添加了具有临床证据的免疫营养素。 市面上一些专业的肿瘤特定全营养配方(如优倍尚等)即是依据这些严格的临床证据设计的,可作为针对性选择的代表。切勿用普通蛋白粉或全安素代替肿瘤专用配方。 3. 咨询专业人士 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治疗阶段(围手术期、放化疗期、康复期)、胃肠道功能以及合并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各不相同,营养需求方案也截然不同。临床营养师和经培训的临床医生是制定营养方案的核心,他们能够为患者进行专业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 营养是抗癌的基石,而非配角 科学的进步让我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对抗肿瘤是一场全方位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营养支持不再是一种被动的辅助或可选项,而是与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并重的核心治疗手段之一。 肿瘤细胞或许狡猾,但我们的身体更需要强大的后勤保障。每一次科学的进食,每一杯专业的营养补充,都是在为免疫系统输送弹药,为修复组织提供原料,为耐受治疗储备能量。 希望每一位患者和家属都能认清误区,主动将营养管理纳入整个治疗计划,积极寻求临床营养师或医生的专业指导,为身体打下最坚实的战斗基础,为生命赢得更大的希望和更好的质量。 |